;
说到和电子设备“对话”
如今算不上新鲜事
不管是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手
还是智能音响
只要主人一声令下emc易倍体育官方入口
都能搜索信息、控制设备等
但是
要“听懂”指令
它们都需接入互联网
今天要给大家隆重介绍的是
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
“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能语音识别专用芯片”
不依赖网络
也要让电子设备“听懂”人说话emc易倍!
它有什么奥妙?
市场前景又怎样?
来到承担该专项的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,一进门,恍如走进了家电卖场——
电饭煲
微波炉
抽油烟机
晾衣机
烧水壶
电磁炉
……
堆满了办公区一角
——“小薇小薇。”
微波炉的屏幕突然点亮,“我在。”
——“小薇开门。”
话音刚落,微波炉的门自动打开了。
语音控制家电,好处显而易见。
“双手都端着盘子,要打开微波炉或冰箱门就很麻烦。语音控制,只需动嘴就行了。”公司总经理高君效介绍,电器设计从 也可从“大量按键”上解脱出来。
语音控制,靠的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。目前的主流技术,包括苹果手机智能语音助手Siri等,都需联网。而高君效表示,他们做的都是在断网环境下识别语音。
从原理上讲,机器是通过海量语音大数据训练,自我总结出一些语音模型,终端设备收集到语音后放入模型中计算得出语义。这一过程对算力要求高,因此一般都是将语音上传网络,由云端的大型服务器运算后再返回结果。
他们的新技术是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小芯片完成计算,不再需要服务器。
“术业有专攻。语音识别需要大量并行计算,服务器的通用CPU对此不太擅长,我们设计的芯片只擅长这个。”
目前,围绕该技术已应用和在研的约有300种家电,合作方包括包括美的、长虹、海尔等家电巨头。
不靠网络来识别语音,有什么优势?
四川省人工智能联盟秘书长任志宇认为,
一是方便,开车进隧道,或家里的犄角旮旯,可能网络信号不好;
二是安全,上网就存在被黑的可能,不依靠网络就能有效避免。
至于成本,高君效表示目前搭载公司芯片的语音控制板约需50到100元,比多数智能家电的联网技术方案更便宜,和智能音箱的联网方案则差不多。
他介绍,第一代芯片已于去年实现量产,今年销售额或超2000万元。正在研究中的前述专项是围绕“三降”进行升级——降低噪音、功耗、成本。
降噪是为更好识别效果
降功耗和成本,则是为了覆盖更多市场
公司副总经理余杰表示,目标希望在同样语音识别效果下,将语音控制板成本降至25到50元。“别看就降低几十元,这意味着单价300元以下的小家电,像电风扇、台灯等,都能用得起语音控制。”去年,仅国内小家电市场规模就超过2500亿元。
高君效透露,更多家电产品还在测试和验收过程中,预计明年销售会有一个“爆发”。
高君效他们的成果属于“人工智能芯片”,即为适应AI算法进行特殊设计的芯片。
在任志宇看来,相关应用场景已大量出现,进入团队较少,还是一片“蓝海”。但甜蜜期不会太长,“少则半年多则一年”。
门槛并没有那么高——国内这方面人才积累较多,芯片制造可委托第三方进行。国内外资本对人工智能芯片关注度持续提升,进场“玩家”日益增多。公开资料显示,全球至少有45家初创公司研制人工智能芯片,具体方向集中在语音交互和自动驾驶,其中5家企业融资超过1亿美元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省内至少有4家公司在从事人工智能芯片研发。
“我们起步较早,别人技术要追上需要一到两年。”高君效表示。
电子科大统计机器智能与学习实验室主任徐增林认为,未来竞争会日趋激烈,建议企业加强技术迭代,在成本、方言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加强。
“黑科技每日秀”项目路演中高君效介绍了产品应用等
任志宇建议,相关企业不要只盯着技术研发。他特别提到了启英泰伦,其核心团队不少来自传统家电巨头,把技术应用于传统家电,他们有畅通的渠道和深厚的人脉。这是相关创业者需要注意和借鉴的。
(综合:四川日报、川报观察)